我是郭画,现就读于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5级口腔护理班,“立身以立学为先”,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准则。课堂上,永远是最专注的那一个,眼神紧追老师的思路,遇到疑问便及时举手互动;课后,别人忙着放松时,我却坐在书桌前梳理知识框架,还会主动找来专业相关的拓展资料阅读。这份勤奋与自律,让我的学业成绩始终稳居前列,“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奖”等荣誉证书,成了努力最直接的见证。
比起学业上的亮眼成绩,更在意把所学所悟落到实处。2024年校运会时,当大家都争相报名参赛项目,我却主动加入了没人愿意去的后勤组。赛前,我仔细列好物资清单,将矿泉水按短跑、长跑、跳远等项目分类摆放,还特意为长跑选手准备了葡萄糖和擦汗毛巾,就连终点处的遮阳棚,我都反复调整角度,只为让选手们能舒适休息。决赛日突降阵雨,我抱着一摞备用雨衣在跑道边穿梭,雨水打湿了半边衣服也顾不上擦。当看到浑身是汗的选手接过雨衣,脱口而出的那句“谢谢”时,我觉得,再辛苦都值得——嘈杂的雨声里,仿佛都漫开了温暖的涟漪。活动结束后,我把这次后勤工作的经验整理成“后勤应急手册”,扉页上“把细节做满,就是最好的支持”这句话,不仅被学生会沿用至今,更成了她后来做事的标尺。
走出校园,我的身影还活跃在社区的“银发课堂”志愿项目中。第一次教爷爷奶奶用智能手机时,72岁的张奶奶连解锁屏幕都手抖,便蹲在老人身边,一遍又一遍地演示,直到第八遍,张奶奶终于能独立拨通女儿的视频电话。看着老人脸上激动的笑容,我心里有了新想法:连夜制作了图文版“手机使用指南”,把字体调大,还配上简单的手绘图标,最后特意在指南末尾留下自己的电话:“奶奶,要是点错了,随时给我打电话。”如今,张奶奶常会给我发小区里盛开的鲜花照片,屏幕那端传来的笑声,让我真切懂得,“被需要”这三个字,是青春里最生动的注脚。
在追逐成长的路上,从没有停下脚步。秉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在深耕口腔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用心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的状态。生活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看到同学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总会主动伸出援手;面对挫折时,她也从不会气馁,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寻找解决办法。
回望过去,每一段经历都是我成长的阶梯;展望未来,心中有着更清晰的方向。“我会继续带着热情与信念,在学业上追求卓越,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奉献中实现价值。”我回以自己的方式,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准备着为学校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