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0-21 日,由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分会、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 "马克思主义美学关键词研究的学术规范与范式更新"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关键词的学术规范与研究范式创新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时代发展贡献智慧。
本次研讨会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关键词的学术规范与研究范式更新为核心议题,聚焦四大方向:梳理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关键词的文本溯源与语义流变,探索数字人文与新文科背景下的研究新方法,剖析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艺术发展及文化研究的辩证关系,关注中国式审美现代化语境下的现代悲剧问题,旨在构建具有时代性和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新体系。
开幕式由中国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分会会长王杰教授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在致辞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为艺术哲学、文艺批评与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是源于实践、指向解放的活的智慧。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呈现出深度书写、活态化、全球化及应对 AI 挑战的 "智能化" 四大趋势,并表示中国美术学院将依托学科优势,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深度参与当代艺术、"工艺复活" 及 "非遗活化" 的理论阐释,走出一条 "艺理兼通"" 知行合一 ""美学赋能"" 服务社会 " 的特色发展道路。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高度肯定王杰教授 30 年来坚守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阵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赞扬其以一本期刊、一个国际论坛、一批学生为基础,完成多项国家及教育部重大项目的学术坚守与贡献。
国际哲学人文理事会秘书长熊秉真则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国际化视角,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需要与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加强相互参照与交流,构建全球化的学术对话平台。
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金永兵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始终立足当代艺术发展与实践前沿。从本次会议收到的论文数量与议题来看,马克思主义美学不仅积极回应了《南京照相馆》的 "人民视角"、《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美学等热门文化现象,还深入探讨了神经美学、精神分析美学、审美人类学等多元范式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的创新应用。
大会设置一个主会场与四个分论坛,学术讨论内容丰富且极具前沿性。主会场发言围绕四大主题展开: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发展现状方面,国际知名学者 Tony Bennett 教授线上表达了对大会的支持与期待,美国杜克大学刘康教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 200 年来的发展历程,安徽出版社社长戴兆国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三题,中科元宇宙文明创新应用中心杨晓华分析了劳动形式与当代美学的关系,德国哥廷根大学 Andreas Günter Weis 博士则分享了邓演达的文学视角研究;在人工智能与数字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新 "关键词" 探索中,社科院刘方喜研究员关注 "意识形态阶层" 概念,王杰教授以延安音乐创作为例解读 "乡愁乌托邦",《文化中国》主编子夜教授探讨《共产党宣言》与 "乡愁" 的关系,杭州师范大学单小曦教授聚焦 "媒介生产",浙江大学林玮教授分析 "人民艺术学" 的内涵与演变;在研究新方法探索上,中国美术学院宣学君以《黑神话:悟空》为例探索游戏美学的文化表达,翟志强副院长提出 "世界美学" 的可能性,云南大学向丽教授倡导以审美人类学丰富马克思主义美学,浙江科技大学 Thomas Steinbuch 教授与郭海燕分享了审美人类学研究实例;在范式更新探讨中,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 Alexander V. Petrov 教授强调数字时代范式更新的重要性,吉林大学李龙教授阐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范式革命,山东大学孙丽君教授推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上海交通大学韩振江教授从阿甘本哲学出发探讨神圣人与神圣美学。
四个分论坛则聚焦更具时代性的前沿话题,分别围绕 "神经美学与数字时代"" 人民文艺与审美传播 ""艺术理论与当代艺术"" 现代悲剧与马克思主义美学 " 展开深入讨论,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多元视角与创新活力。
闭幕式上,马克思主义美学学会秘书长周晓燕教授汇报了分会发展现状,翟志强副院长介绍了 2026 年第 12 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的筹备情况。王杰会长在总结中表示,本次大会见证了老、中、青三代学者在各自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尤其欣喜地看到青年学者展现出的严谨学术训练和出色学术表达能力。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关键词研究的学术规范建设,更为数字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范式创新指明了方向,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