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来自英国的调研结果引发公共卫生界担忧。研究显示,十年前,有44%的英国烟民认为电子烟的危害比传统卷烟更低,而现在,这个数据下降到了27%。同时,目前有超过一半的烟民错误地认为电子烟和传统卷烟同样有害,甚至更加有害。
英国媒体发表评论称,此次调研结果令人震惊和失望。而这种变化的背后,与媒体歪曲事实的“标题党”式新闻不无关系。“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个权威研究证明电子烟作为传统卷烟的替代品,能为烟民提供戒烟、减害的益处。然而,从社交媒体到主流媒体,一直在基于一些有偏见的研究,夸大这些减害产品的相关风险,让烟民被误导,从而丧失了减少危害的机会。”
评论以某个头条新闻为例,揭示了“标题党新闻”的荒谬之处。新闻称,有三分之一的电子烟用户最终会成为烟民,从而抨击电子烟有“门户效应”。但这篇新闻引用的数据竟分别来自1974年、1986年和2018年。依据归因模型推测,该研究认为在2018年使用电子烟的用户,未来成为烟民的概率是33%。
英国行为科学家指出,这种简单粗暴的数据推演方法只能带来“猜测式的结果”,而非科学的结论。研究根本没有追踪真实用户的使用时间,而是引用50年前的数据和电子烟流行的时间,推测未来烟民的潜在规模。“换句话说,让一个人最终成为烟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庭环境、是否饮酒等等。”
许多欧美国家的媒体都进入了类似的怪圈:制造耸人听闻的、误导性的新闻标题,吸引读者注意力并获取流量。然而这种现象极大阻碍了公众理性认知电子烟。科学家表示,其实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标题党新闻”不靠谱,并不再完全相信这类新闻。“然而当烟民希望获得关于电子烟的公正信息,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找。”
该评论认为,传递真实、经过验证的信息十分重要。目前电子烟已在帮助烟民戒烟、减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英国公共卫生部在2015年就明确表示,依据现有科学证据,电子烟的危害比传统卷烟降低95%左右。到2022年,电子烟已经成为英国烟民最受欢迎的戒烟减害工具。同样,在新西兰、瑞典等国家,公共卫生机构也在推动烟民使用电子烟等减害工具,以期降低国民吸烟率,减少国家医疗财政支出。
同时,一些临床研究也证明了电子烟的减害潜力。2023年11月,英国伦敦一项研究对比了烟民和电子烟用户体内的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含量,这是卷烟含有的69种致癌物中最致命的一组。研究结果表明,烟民换用电子烟后,体内TSNA含量普遍降低90%以上。
卷烟燃烧产生7000多种有害物,其中有69种致癌物。每年有数百万人因吸烟危害引起的疾病死亡。无论如何,电子烟危害明显低于卷烟,这个事实对于想要戒烟、减害的成年烟民来说十分重要。“政策制定者和新闻媒体应该向烟民提供基于科学证据的正确信息,努力在纠正公众误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引导烟民做出更正确的选择,从而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来源转载于新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