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有企业党支部特色文化的意义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支部作为企业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其特色文化培育是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从本质看,党支部特色文化是党的红色基因与企业自身特质的有机融合,是党支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标识。其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党建引领的“定盘星”,通过特色文化将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具体行动,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特色文化能提升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员工凝聚的“黏合剂”,特色文化能满足员工对精神归属的需求,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2.当前国有企业党支部特色文化培育的现实困境
尽管党支部特色文化培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同质化严重,部分企业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经验,没有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历史传统和员工结构,导致文化缺乏独特性,难以形成辨识度;二是与生产经营脱节,一些党支部将特色文化培育局限于开会、学习、搞活动等形式主义环节,没有融入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核心环节,导致文化没有生命力,难以转化为实际的工作成效;三是员工参与度低,培育工作多由党支部书记或少数党员主导,没有调动广大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员工对文化的认同感不强,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3.国有企业党支部特色文化培育的实践路径
针对上述困境,需以“红色基因+企业特质”为核心,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培育路径。一是挖掘融合点,打造独特标识,深入挖掘企业的红色资源,将两者有机融合,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符号;二是融入生产经营,强化实践转化,将特色文化与企业的中心工作结合;三是强化员工参与,增强认同归属,通过开展“我为支部文化建言献策”“支部文化故事征集”等活动,让员工参与文化的制定和实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使文化真正内化为员工的行为习惯。
4.结论
国有企业党支部特色文化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基因为根,以企业特质为魂,通过挖掘融合点、融入生产经营、强化员工参与等路径,培育出具有独特性、生命力和认同感的特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王亚豪,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航空港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