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密市人民医院打造县乡村一体化急救网络工作获“潍坊卫健发展”公众号专题报道,现将原文转发如下:
征途如虹,初心如磐。2025年7月1日,在我们喜迎伟大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在全市奋力推进潍坊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新征程上,潍坊市卫生健康发展服务中心乘势而上、砥砺前行,举全中心之力推进“潍智救”等一系列改革试点任务落地生根,用创新发展成效献礼建党104周年。近期,潍坊市卫生健康发展服务中心重磅推出《急救铁军》系列报道,旨在充分展现全市院前急救团队一线工作场景,深刻诠释“急救铁军”责任担当,助力谱写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下面,让我们共同领略急救铁军协同奋战守护生命健康的雷霆之力吧!
一呼救,即响应。高密市人民医院“急救铁军”时刻待命,以胸痛和卒中中心建设为引擎,通过多学科协作和智慧化急救网络,实现了县、乡、村联合救治,为人民群众搭建起一条坚实可靠的生命急救“高速路”。
“双核”驱动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赋能
自2018年以来,高密市人民医院以创建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为突破口,整合多学科资源,实现从急救到手术的无缝对接,独立开展冠脉介入、溶栓取栓等核心技术,一举填补县域多项技术空白。这一切,源于对“时间就是生命”最坚定的践行。
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标准版再认证,年均接诊急性胸痛3000余人次,“门球时间”最快仅19分钟,在全省胸痛质控中位居前列。更率先实现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并启动“心电一张网”建设,从田间地头直达导管室,乡医转诊门球时间最快达24分钟,真正打通了救心“最后一公里”。卒中中心获评“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年溶栓500余例,DNT最短9分钟;取栓150余例,致死致残率显著下降。脑颈一体化超声年检3000余例,阳性率超10%,对高危患者进行随访和早期干预,这对预防脑卒中有重要意义。作为县级医院代表,曾在全国脑卒中大会分享经验,并获国家级临床研究“优秀分中心”。
协同发展
打造“秒级响应”急救绿道
“双中心”经验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思路,医院将此模式复制到其他急救领域。2021年,医院成功创建潍坊市级创伤中心,借鉴北大人民医院创伤救治模式,组建MDT团队,联合交警、雷霆救援队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年救治创伤患者2万余人次,多发伤联合救治成功率明显提升。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多学科协作,每年成功救治多名危急重症孕产妇及极低体重儿(最低体重760g),危重症救治成功率达100%。
同时,医院以“智慧医院”建设为契机,升级急诊平台,实现急诊、检验、药房、CT、MR、导管室、EICU等一站式救治。急救绿道智能支持平台,通过5G、人工智能实现“上车即入院,呼叫即抢救”,医院120急救中心年出车1.2万余次,真正做到了“一次呼叫、秒级响应”,急救成功率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