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冒充律师、法务人员的不法中介人员在社交媒体频繁发布“代理退保大地时贷”等广告,打着“反催收”、“减债维权”的旗号吸引金融消费者关注。他们通过教唆恶意投诉、伪造材料等方式,诱导用户退保,并向其收取高额服务费。此类行为已被国家列为打击重点,属于典型的“代理退保”黑产行为,消费者务必提高警惕,切勿相信。
“代理退保”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风险:
1)经济损失
不法中介通常会收取高额手续费,这些费用有时甚至超过实际退保金额。此外,退保后消费者将失去原有的保险保障,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可能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
2)个人信息泄露
为实施代理退保,消费者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对消费者造成二次伤害。
3)法律风险
如果参与了伪造证据、恶意投诉等行为,消费者不仅可能被金融机构追责,还可能会因涉嫌欺诈或其他违法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
4)维权困难
正规渠道提供的退保服务往往有明确的规定和流程,而通过非正常手段退保,消费者可能丧失通过正规途径解决问题的机会,增加后续维权难度。一旦发现被骗,由于代理退保机构多为非法组织,追责难度极大。
根据公安部官网消息,2025年3月14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召开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会议明确将保险领域非法代理退保理赔等列为打击重点,彰显了国家坚决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决心。
如需退保,请消费者务必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办理,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远离非法中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