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至13日,武侯区的新华文轩(成都购书中心)迎来一场特殊的文创市集。由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新华文轩(成都购书中心)协办的成都·美丽工坊——幸福集市在这里温情启幕。30家残疾人文创展商,涉及成都21个区(市)县,带着蜀绣、竹编、木雕、内画、钩针、藏羌绣等上千件残疾人文创手作产品,将传统技艺与当代设计融合,为市民带来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
成都残疾人文创让文化“活”起来
在新华文轩(成都购书中心)一楼大厅,成都·美丽工坊——幸福集市展区吸引了大批读者驻足。来自成都各个区(市)县的残疾匠人们,展示着瓷胎竹编、双面蜀绣、羌绣、棕编、藤编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
当书香遇见残疾人巧匠,成都这座城市的善意与温度,在方寸展台间流转生辉。这些作品不仅承载着传统非遗技艺的传承,更融入了现代生活美学。
“美丽工坊”作为成都市重点培育的残疾人文创品牌,已打造12个生产空间、10个文创工作室,发展了33个残疾人非遗及文创项目。其中7个项目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产品远销海外,成为文创赋能经济的生动实践。
本次集市采用 “线上+线下”立体展销模式,延续了“美丽工坊”系列活动的成功经验。现场设置了直播专区,由“美丽工坊”残疾人直播队带领残疾人匠人直播带货。
“六进”场景,打造助残名片
成都·美丽工坊——幸福集市已形成 “六进”常态化机制——进景区、进商圈、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首次走进新华文轩(成都购书中心)与新华文轩共同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
未来,“美丽工坊”项目将持续深化残疾人就业增收路径,通过更多元化的展销渠道和创新服务模式,为残疾人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化“入圈 ” 文创“出圈”
书页翻动声中,竹编灯罩透出温暖光影,蜀绣上的芙蓉花在展厅灯光下栩栩如生。一位年轻母亲带着孩子体验藤编技艺,志愿者在旁耐心讲解手法要领。这场在知识殿堂里展开的文创市集,让文化消费拥有了更深刻的意义——每一件被带回家的手工艺品,不仅承载着传统技艺的传承,更延续着残疾人群体自强不息的生命故事。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