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356湄洲至西昌公路江西省万安县市界至焦源段顺利通车,该县宝山片4个偏远乡镇4万余名群众正式步入期盼已久的县域“1小时交通圈”。“十四五”以来,万安县深入实施“交通活县”战略,以“建设大交通、构建大格局、驱动大发展”为目标,全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系列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投运,不仅打通了发展“大动脉”,更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出行便捷度和生活品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塑城乡“新图景”,增强群众“获得感”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拓展完善城市框架,“两江四岸”发展格局初步呈现。城市框架“全域”拓展。扎实推进城区路网打通及提升改造,先后打通德清大道北延南延、万安大道北延及周边路网、万安码头疏港公路、鑫源二路三路等17条民生通道。通过拓宽车道、增设路灯和路面“白改黑”,改造提升电站路、工业园区主干道、万糖路等12条主次干道,推动城市框架向城北、河西扩展。以G356国道为主纽带逐步延伸发展框架,城区交通循环更加畅通,群众出行体验显著优化。闲置地块“靶向”盘活。积极挖掘城区潜力,将主次道路旁长期闲置地块“变废为宝”,盘活利用土地约12.4万平方米,精心打造便民停车场34处、口袋公园20处,增加停车位3500余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56个,打造业态5处,有效覆盖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公园等公共区域,让群众停车更便捷、出行更舒心。沿线环境“精治”提升。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G356国道沿线乡镇村庄环境整治。通过面上开展深度清洁,线上全力进行“五清四拆”,点上深度融合环境整治与“四融一共”示范点打造等措施,共拆除正栋50栋、附房133间,清理乱堆乱放、乱披乱挂360余处,推进G356国道等重要通道沿线实现面貌大改观,绘就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
织密乡村“内循环”,激活县域“发展力”
全力打造“覆盖广泛、深度通达、安全便捷”的县乡交通网络。农村路网深度通达。整合3.14亿元实施罗塘至潞田、芙蓉至梅林等县道升级改造及窑头至涟源、韶口至石坵等建制村通双车道项目11个,全县农村公路通达里程2400余公里,公路密度由2021年的1.19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目前的1.31公里/平方公里,全县135个行政村村村通、组组通硬化率达100%,村民出行与学生就学的通行安全问题有效解决。城乡物流高效畅联。构建以“四好农村路”为纽带,万安县数智物流园、临港物流园、邮政快递公司为中枢,乡镇代收(发)点为节点的城乡三级物流体系基本成型,累计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5条,覆盖全县17个乡镇场、105个村级服务点,物流干线、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快递进村、农货进城”双向畅通,极大便利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产业之路助力振兴。着力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将农村公路提质升级,有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弹前至涧田良富道路改造后,由崎岖小路升级为畅通的产业路、致富路,有效带动沿线甘蔗、红糖等特色农产品的流通和品牌建设,助力农特产品走向远方、农民增产更增收,乡村振兴幸福之路越走越宽广。
畅通外联“主动脉”,铺就民生“幸福路”
2021年以来,投入近33亿元谋划实施一批出县“大通道”项目,拓宽对外交通干道,连接南北、承东启西、内联外通的交通格局更加完善。路网结构更加优化。优化公路网结构,G45大广高速“四改八”项目万安段、G356湄洲至西昌公路万安县市界至焦源段、G356国道万安县罗塘连接线项目相继建成通车;万安大桥、S221县城至百嘉段升级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两横三纵”主要交通路网畅联畅通,有效解决“出城堵、进城挤”问题,县域内实现“1小时交通圈”,对接大南昌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的“快车道”便捷提速。时空距离大幅压缩。顺应群众期盼,聚力打通主要通道堵点,公路运输效益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原县城经宝山、涧田、顺峰等偏远乡镇通往赣州方向的主要出县通道,因盘山而建,技术等级低,单程需2个多小时,2022年将该通道纳入G356湄洲至西昌公路建设,克服地形地势等困难,新建大中桥15座、隧道5座;建成通车后,单程通车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40分钟,惠及沿线乡镇4万多名群众便捷出行。物流成本切实降低。G356湄洲至西昌公路万安县绕城段建成后,将万安工业园区、城区、G45大广高速、G105国道高效串联,并与在建的临港物流园、下村码头实现无缝联通,拓宽了公水联运通道,有效推动园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约15%,助推群众便捷购物、提振商贸消费。(谢贤荣)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