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冠勋升学鞠晓峰
——浅析江苏高考改革首次录取状况
2021年是江苏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为了更好执行国家的教育改革政策、让广大学生和家长了解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我们采访了冠勋升学网首席志愿填报专家鞠晓峰,同时鞠晓峰老师也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改革研究会高中组成员,冠勋升学网资深升学指导师、国家认证高级高考志愿规划师,青少年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论新高考》作者。
记:鞠老师好,今天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先请您分析一下我国新高考改革的初衷和背景。
鞠:好的,2014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提出: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从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江苏是第三批高考改革的省份,同期改革的还有:福建、湖北、广东、湖南、河北、辽宁和重庆等,一共八个省份。这八个省份虽然是同期改革、都是“3+1+2”的模式,但是在志愿填报和专业组设置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记:能否着重分析一下江苏新高考改革?
鞠: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1〕1号)文件精神,高考招生以省为单位进行,所以,我们说同一批改革的八省有着不同的招生方式和专业组的不同设置,这个不要去多考虑,只要关注并熟练掌握自己本省的省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规则和投档规则即可。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发布的《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苏招委〔2021〕1号)》的文件要求,江苏省采取的是“3+1+2”的科目组合,“3”即语文、数学、外语,“1”即物理和历史任选一门,“2”即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两门。其中语数外为必考科目,每门150分。物理和历史为首选科目,每门100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为再选科目,每门100分。首选科目分数实行实际考试分数计入总分,再选科目为了保证不同科目之间横向比较的公平性,实行赋分制。江苏新高考总分为750分,进行物理类和历史类分别划定省控线。同时省考试院规定,取消本科批次划分,统一划定为本科批,即取消原高考的“一本”和“二本”。为了便于特殊类型院校的招生,设置“特殊类型批次线”,这个批次线参考原高考的“本一线”,对于我们普通院校招生没有参考价值,希望同学和家长予以注意。
记:鞠老师,能否给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分析一下江苏第一年新高考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情况?便于我们明年的学生填报志愿时参考。
鞠:2021年江苏首届新高考已经完满落下帷幕,顺利完成了高考、投档、录取等工作。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上到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各高校也较为完美的完成了各自的招生计划。
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苏教考招〔2021〕33号)》的要求,江苏首届新高考的志愿填报采取的40个专业组的形式,即:院校+专业的形式。提前批次需要填报20个专业组,本科常规批次需要填报40个专业组。因为省考试院在进行正式填报之前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和预演:“八省联考”的模拟填报、官网发布填报指导视频、正式填报之前的预填报等,使得学生和家长都基本能够了解志愿填报的规则和技巧。通过高校录取工作结束后我们冠勋升学网的调研,绝大部分的学生和家长对于改革后的首次高考录取工作是满意的。但是也有极少数的学生和家长因为没有提前参与预填报和掌握新的填报知识,使得在正式填报时缩手无策,在此我们建议2022年高考的学生和家长,一定要参加学校和各级招生办组织的志愿填报知识讲座,避免最后的忙乱。
2021年江苏高考报考和录取结果已经公布,根据公布的结果,我们结合2020年的录取情况做了比较:
(以上信息源自江苏省考试院发布的《江苏招考信息专刊》2020版和2021版)
从今年高考总体情况看,全省普通高中学生选科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对照高校各类招生计划和录取结果,还存在化学科目选考人数较少、物理类和历史类生源占比与国家需求、社会需要和高校招生计划安排不匹配等现象。而各大高校的招生比例变化较小,所以导致了首选科目历史类的本科省控线大幅提高,从另一方面看,就是历史类的学生上本科的难度加大了。
2021年9月2日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级普通高中学生选科工作的通知(苏教办基函[2021]56号)》,通知明确:高二年级学生选科仍依据由高校根据2019版《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所编制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进行。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选科,要依据由高校根据2021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所编制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进行(相关选科要求另行公布)。即现高二和高三学生依旧按照2019版《选考科目要求》执行,新高一学生按照2021版《选考科目要求》执行。
我们建议,2021级高中新生在选修时要根据2021版新要求,结合自身的职业规划和优势学科,选择对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这样才能做到:着力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强化“学校尊重学生选科权利”“学生及家长对自己选科负责”的意识,确保选科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记:谢谢鞠老师!
鞠:再见!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