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具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过去十余年以量的扩张为基础,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同时与国际接轨的完整工业体系,家具产品已经能够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家具行业不论是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工业总产值,还是产业规模、生产技术、设计与工艺、产品质量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同时,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深圳家具产品销售格局由过去以内销为主,早已转型原创设计、智能制造、品牌化及国际化发展道路,引领着我国家具的发展潮流,树立了“深圳家具”品牌,让中国家具品牌走向世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不断创新发展的深圳家具,已成为享誉全国的家具产业先锋集群,铸就了一股引领中国家具新时代的先锋力量。深圳市澳德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士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躬耕家具行业20余年,亲历并见证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家具行业的变革发展,其倡导并践行的“澳通四海、德赢天下”的经营思想,在行业独树一帜,为人称道。
抓住机遇 逆势而上
深圳市澳德家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专业设计、生产、销售及品牌营销为一体的高档精品家具制造企业。
在董事长王士民的领导下,澳德家具十分重视产品质量与品牌营销。为了让产品适应国际发展潮流,公司专门组建了国际化的设计师团队,聘请韩国家具界著名设计师李诚一为首席产品设计师,结合人体工程学和人体力学原理,创造出具有国际风情的全皮、皮配布沙发精品。目前,公司旗下拥有“名仕德”“艾莉莎”两大品牌,产品涉及现代、田园、欧美、韩式、英式、古典、软包、皮配布等多个系列。
“我们的产品以真皮为主,绝大部分都是出口的,主要针对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尽管现在是疫情期间,但我们的订单需求非常旺盛,每天都在赶货,今天刚走三个货柜。”甫一见面,王士民董事长就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起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毋容置疑的是,当前,“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国际贸易行情不容乐观,大量外贸企业举步维艰,不少依赖出口的家具公司也困难重重。
但是,澳德家具面临严峻挑战,非但没有被击倒,反而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销售额不降反增,逆市上扬,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士民董事长道出了背后的“奥秘”:认清形势、立足优势、抓住机遇。
据王士民介绍,澳德家具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练就了应对各类危机的本领。早在2008年,公司刚创立不久之时,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澳德家具就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战略,充分抓住高端家具市场机遇,转危为机,不断扩大市场规模,为公司的发展抢占了先机。
由于以往积累的应对危机的经验,去年疫情袭来,澳德家具并没有因此而乱了阵脚。相反,在王士民董事长的率领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很快就制定了一系列化解危机的办法,使得公司很快就稳住了国际市场,实现了销售收入的逆势增长。
王士民说,“我们有丰富的国际市场经验,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布局,做产品定位,将目光瞄准了高端消费市场。疫情影响的大多是中低端市场,对于高端市场的影响比较小。”
乘风破浪 华丽转身
王士民,江苏徐州人。1989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毕业后服从工作分配,在老家一所中学谋得教职,生活按部就班。1995年,正值改革开放春风乍起,东方风来满眼春,王士民显然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果断辞去教职,只身从江苏来到深圳,加入了奋斗者行列。
和许多初来特区闯荡的打工人一样,王士民的风斗之路也是从工厂流水线开始做起,在五金厂、灯饰厂都上过班。不同的是,他作为知识分子下海,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企业管理,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路从普通员工、部门主管做到了工厂厂长——完成了普通打工人难以企及的“三级跳”。
但是,王士民并不是循规蹈矩的人,2006年,在某家具企业做了四年厂长的王士民决定辞职,单干。
“我骨子里是不认输的人,不甘于一辈子给别人打工,总想着要自己做点事业。”正是怀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这一年,王士民选择在深圳家具产业的制造重镇——横岗安良安营扎寨,创立了澳德家具公司,开始了在家具行业的创业历程。
“创业既艰辛也充满了快乐,我十分享受这个过程。”王士民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觉得定下一个目标,一步一步坚定朝前走,只要努力了就不会后悔。”十年磨一剑,如今的澳德家具走过了十五年的发展历程,早已经在深圳家具行业站稳了脚跟,并在国际高端家具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朝着越来越国际化的目标不断前行。谈到企业的经营思想,王士民表示,做企业没有什么诀窍,如果有,那一定要紧跟国家大势,要对国家大政方针有敏感性,紧跟党和国家的发展步伐,顺势而上,“抓住机遇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商场如战场,决断力很重要,有些机会稍纵即逝”。
此外,他还谈及要重视产品与技术创新,家具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创新是核心,在设计上务必要紧跟时尚潮流,“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要懂市场,更要懂年轻人”。
对此,记者深有感触。在接受天下经济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王士民熟悉新媒体运营,对新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他在社交媒体上非常活跃,不仅喜欢发“朋友圈”,还开设了自己的抖音账号,经常分享生活感悟与管理之道,赢得了许多“粉丝”的赞誉。
以德为本 独辟蹊径
组织理念的不同,必然会导致组织管理风格上的差异。有些企业的组织理念更侧重于“感性、亲情”,而有些企业的组织理念则更侧重于“理性、规则”。从管理风格来说,有些企业更多关注“人”,有些企业则更多的侧重于“工作”。
不论是“管人”还是“管事”,对于企业管理来讲,目标是一致的,只不过方式方法不同。王士民独辟蹊径,在“人治”与“法治”之间,找到了第三条路径,那就是他引以为豪的“德治”。
“古人非常重视德在社会治理中作用,我认为,这个道理在企业经营中同样适用,企业要持续繁荣,要保持和谐,经营者必须贯彻以德为本的方针。”王士民说。
在王士民看来,只有经营者具备高尚的品德,获得员工们由衷的尊敬,才能有效建立“和谐企业”,而这也正是他不遗余力“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原因。
正是基于对“德”的理解,王士民将“德”融入了公司治理的方方面面,不仅公司名称直接称“德”,他还将德的涵义广泛应用于公司内外部管理。
在王士民“以德为本”理念的引领下,澳德家具遵循人性化管理,不仅发现人性、挖掘人性,而且在管理实践中尊重人性、体现人性,使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由此,澳德家具在企业中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气氛和机会均等的竞争环境,并以此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提高生产率和工作质量。
在以德为本的基础上,澳德家具进一步确立了以“质量为先、信誉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永续发展,为社会及客户不断创造价值”为企业宗旨,以“澳通四海,德艺立业”为核心价值观。
澳德家具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打造诚信平台,利用多种形式落实企业的经营准则和行为规范,把诚信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提出了以德治企的经营信条,倡导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形成了奉献共赢的企业价值观。
王士民指出,对企业管理而言,“法治”与“德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不是相互替代,更不是互相否定,但是一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往往强调“法治”,轻视了“德治”,甚至是否定了“德治”,结果无不陷入管理危机之中。
在王士民的领导下,“以德为本”不仅在公司内部适用,在与客户打交道时也是一样。他坚决反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成交技巧”,更愿意用合理的、人性化的方法进行协商交涉。公司坚持以诚经营,惜诺如金,笃信诚信是企业的生命,坚持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近年来,公司在不断变幻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了不凡的业绩,赢得了国内外客户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人们常说,做生意信用第一,这种说法自然没错,但我认为 做生意还有比这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客户不仅信赖你,而且从内心尊敬你,获得客人的信赖乃至尊敬,才是生意人的理想境界。说到底,做生意就是做人,做人一定不能小气,要大气。”王士民如是说。
心无旁骛 行稳致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企业以德服人的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相对于其他各种类型的管理方式而言,是一种超越,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从内涵的角度看,以德服人主要是指人的个性特点和进取精神。因此,企业的人性化管理要做到以德服人,就不能不强调人格的力量。
王士民作为澳德家具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在企业的成长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不仅用专业精神带领企业跨越发展,也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企业品牌的塑造。
走进王士民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句云:澳通四海宏图兴,德赢天下日月旺,发展应时标新意,达成锦绣辉煌生。诗以言志,其图强之志不言而喻。
“我认为,企业做强和做大是矛盾的。很多企业都是大而不强,最终倒在大上。与其如此,还不做精做强,坚持把一件事做好。”王士民对于企业经营有着独到的见解,针砭利弊,有时更是一针见血,他说:“百年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三个字:稳、专、精,术业有专攻,心无旁骛,方能行稳致远。”
记者在成稿过程中,查阅王士民的相关资料得知,早在2017年,他作为家具行业专家,被深圳市政府作为高端人才引进。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由得让人感叹,几度春风依旧在,创新包容的深圳精神,与王士民一直秉承的“澳通四海,德赢天下”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欧阳鸿 曹姜维)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