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日,《童星小主持》创始人、南京哲一教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CEO,江苏省语言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陈艺渲与南京视觉艺术学院相关领导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事宜进行深入研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的应用人才,产教融合将教学环节、企业生产、素质训练以及技能培训等多种技能融为一体,将大学的研究性与企业的应用性进行综合,既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训练了相关的技术技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陈艺渲老师提出了就企业结合自身优势与资源共享与学校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相关方案,也希望通过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可以真正实现双元双主体的办学机制的转化与升级,从而促进整个职业教育能够更大的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作用。
陈艺渲老师结合目前相关高校与企业产教融合的实际情况,提出了“4+1”新模式。4代表合作模式,1代表合作结果。四种模式及结果分别是:技术研发合作模式、科技攻关合作模式、双导师教学合作模式、共建实训基地模式、共建二级学院模式和专项培养企业人才结果。
研讨会中,陈艺渲老师深度分析了校企合作相关机制,提出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技术性合作,可以共同成立研发中心,联合进行国家或地方产学研项目的攻关,引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校师生的科研能力并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另外,双导师模式的提出,是结合近几年教育部提出的一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通过学生、学徒的“双身份”,学校、企业的“双主体”来联合培育人才。学校教师与企业老师施行“双导师”制,通过前期学校与企业调研,双方共同确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人才评价体系等,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而共建实训基地模式主要通过学校负责提供实训场地与环境以及部分的设备和资源,企业提供目前生产实践中新型的实训设备或者投入部分经费,在校内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完成校企合作的实训项目,以及实践授课的环节。共建二级学院模式是企业投入部分实训设备并派遣一支常驻学校的企业教师团队,共同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以及年度考核任务等,校内教师负责常规专业的授课,企业教师重点负责专业实训实践课的教授,从而实现校内的双主体育人模式。所有合作模式的最终结果都是能够达到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输送人才的目的。
南京视觉艺术学院校董事李晓梅女士、教务处处长陆敬闪、传媒系主任严浩、播音教研室张军老师等出席了研讨会。
陈艺渲老师,男,江苏如东人,教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分别担任2013“遇见童星”全国校外教育校长高峰论坛、2014“解冻计划”全国校外教育校长高峰论坛、2015“高端搜索“全国校外教育校长高峰论坛、2016“声动型动“全国校外教育校长高峰论坛、2017“如影随形“全国校外教育校长高峰论坛、2018“行之始·心所在”全国校外教育校长高峰论坛、 2019“星时代·势不可挡”全国校外教育校长高峰论坛、2019“DFLP”全国语言表演教育发展论坛、2021“金陵红.中国梦”名家朗诵会总策划,并分别于2014年出版了《童星小主持》初级版本课程,2015年出版了《童星小主持》中级版本课程。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