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加剧,世界范围内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低碳发展成为各国共识。发达国家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低碳经济和减排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本着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履行着我国碳排放义务。
2019年,全球碳排放总量达341.69亿吨,中国占29%。2011-2019年,全球碳排放总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0.83%;截至2019年,全球碳排放总量达342亿吨。纵观中国,我国碳排放量占世界排放量比例逐年攀升,由1990年的11%快速攀升至2019年的29%。近十年(2011-2019),全球碳排放增量的55%来自中国,我国碳排放量年复合增速为1.35%,因此减少碳排放量是我国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2021年02月0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1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为提高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同时按下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的“启动键”。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响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培育合格的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助力我国“双碳目标”早日达成。由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北京中科国鉴人才测评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碳排放管理师专业(职业)技术培训及等级考试工作正式开启,经考试合格者,由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颁发碳排放管理师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同时持证人员信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管中国改革报 进行公示。依据《职业教育法》规定,可做为持证人上岗就业和晋职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碳排放管理师是指从事企事业单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主要职能是建立核算工作组、确定核算边界、确认排放源和气体种类、识别流入流出边界的碳源流及其类别、收集和获取活动水平数据、选择和获取排放因子数据、计算排放量、编制核算报告、报送核算数据和资料,包括核查安排、建立核查技术工作组、文件评审、建立现场核查组、实施现场核查、出具《核查结论》、告知核查结果、保存核查记录等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内容较为广泛,可以涉及碳资产管理、碳达峰与碳中和规划编制、碳标签碳足迹和低碳产品认证,也包括提供外部的碳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等服务。
其培养目标是立足碳排放管理市场的需求,建立满足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养适合当下碳排放、管理的专业型人才。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和企业、事业、组织等控制排放行业专业型人才。
碳排放管理师职业化培训和考评针对人群广泛,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专业应(往)届毕业生;从事能源、环境、循环经济教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域技术、工程人员、节能及环境交易所相关领域人员和有志于从事碳排放管理的各类人员等。
据了解,碳排放管理师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考核共划分为3个级别:初级碳排放管理师、中级碳排放管理师、高级碳排放管理师。初级碳排放管理师报名条件为:1、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连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1年及以上,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以上条件需满足其中一条);中级碳排放管理师报名条件为:1、具有中专或高中学历,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2年及以上,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2、具有环境工程与科学、能源等相关专业大专学历,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或取得非相关专业大专学历,连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1年及以上,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3、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4、取得碳排放管理师初级证书,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一年。(以上条件需满足其中一条);高级碳排放管理师报名条件为:1、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连续从事相关工作满3年及以上,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2、具有环境工程与科学、能源等相关专业大专学历,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或取得非相关专业大专学历,连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2年及以上,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3、具有环境工程与科学专业、能源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或取得非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连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1年及以上,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4、取得碳排放管理师中级证书,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一年。5、能源、环境、循环经济教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域技术、工程人员、节能及环境交易所相关人员等,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以上条件需满足其中一条)。
据悉,碳排放管理师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第三周周末,具体时间以中心通知为准。考试内容主要包含《碳排放理论》和《碳排放管理实务》两部分。采取线上机考形式,综合为一张试卷进行考试,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组成,满分为150分,90分以上视为考试合格,最终成绩换算为百分制。
碳排放管理师岗位专业性较强,工作内容较为广泛,涉及了碳资产管理、碳达峰与碳中和规划编制、碳标签碳足迹和低碳产品认证,也包括提供外部的碳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等相关服务。由于综合实力和职业前景持续向好,甚至有业内专业人士把碳排放管理称为继房地产、IT行业后的第三波经济增长点。政策不断加码,低碳行业在未来10-15年内都会处在上升期阶段,随着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力度的加大,迎来一波黄金爆发期。在碳排放管理制度助力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的同时,新兴职业“碳排放管理师”将持续得到行业认可和重视。
现阶段,碳排放管理师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和电力、水泥、钢铁、造纸、化工、石化、有色金属、航空等八大控制排放行业。全国范围的数量大约是8000多家,碳排放管理人才缺口巨大,碳排放管理师将迎来供不应求的就业前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快速发展,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严重,我国的人才队伍整体发展不平衡,高端人才不够用,实用人才不好用,低端人才不适用,特殊人才不会用的严峻局面。改善当前时代的人才困境,需要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人才危机意识,加快人才资源战略储备。
加强技能型社会建设,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方案,不仅是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重要举措。随着各行各业的“人才争夺战”越演越烈,在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将教育和技能人才培育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培育完善的人才梯队,对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提升将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目标导向下,碳排放管理师将以自身的职业素养,将成为助推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