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重现:
2024年,李师傅接到自称“专业保险维权机构”的电话,声称可帮他退回某重疾险“多交的保费”,并收取30%手续费。李师傅轻信对方,提供了保单、身份证等信息。该机构伪造病历材料,以“销售误导”为由向保险公司恶意投诉退保。最终李师傅虽拿到部分退保金,但失去健康保障,半年后确诊疾病需自费治疗,且因提交虚假材料被追究法律责任。
风险警示:
1. 保障清零:退保后失去保险保护,突发疾病、意外将面临巨额经济损失。
2. 资金损失:高额手续费、押金等可能远超正常退保损失。
3. 信息泄露: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或被用于非法借贷、诈骗。
4. 法律风险:教唆伪造证据、恶意投诉可能构成诈骗罪或敲诈勒索。
正确做法:
✅ 退保前三思:长期险退保损失大,可通过官方客服查询现金价值;
✅ 正规渠道办理:退保可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咨询;
✅ 警惕“全额退保”承诺:保险销售过程均有录音录像,恶意投诉难成功。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供稿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