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拍房是指被法院拍卖的房产,这类特殊房产的成交价通常为市场价的7-8折。随着房产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周期的转变,法拍房近些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为价格低,很多人都选择“捡漏”法拍房来进行安家置业。瀚海数据研究院统计,2021年1-4月,全国共成交法拍房38774套,成交总价731.62亿元,平均折扣8.7折,总报名人数已超13.78万人。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可以说是至理名言。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房子,打了8折,让买房人省下了几十万甚至千万,和新房二手房相比,买房人“捡漏”背后或多或少都要承担一些不确定的风险。近期,北京朝阳区就出现了“低价房产、天价税”的尴尬案例,接连让数位买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一.捡漏260万的房,要交75万的税
2021年2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福盈家园一处市值355万元两居室,起拍价仅215万元。在经过9名竞拍者的激烈角逐后,被一竞拍者以260万的价格拍到,低于市场价近乎100万元。
然而实际上,这9名竞拍者不知道的是,这套房产性质为“两限房”,竞拍成功后除了需要缴纳首付款(首套91万,二套156万),还需要一次性缴纳75万元的土地出让金。这对于首付有限的刚需群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出于无奈,这名竞拍者选择了悔拍。根据规定,悔拍后42万元的保证金不予退还。
二.“陷阱房”再次上拍,仍有7人抢接盘
由于前一购房者悔拍,福盈家园的这套法拍房在2021年4月29日再一次上拍,这次起拍价仍为215万元。
经过7名竞拍者的角逐之后,一名竞拍者再次以261万元的价格成交。同样,这次成交需要在首付款的基础之上,一次性缴纳75万元的土地出让金。
本该便宜捡漏的法拍房,并没有让购房者捡到便宜,不仅价格逼近市场价,而且首次支付的购房款增加了75万之多,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多的首付预算。购房者若不想痛失42万的保证金,那么自己拍的房,“跪着”也要交清尾款了。
实事上,法拍房在交易过程中时常出现难腾退、难入住、税费高、学区被占用、无法完成过户手续、凶宅、巨额欠费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在竞拍过程中,也时常出现加错价、操作失误、错过时间节点等问题,这些不同程度上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
因此,如果想买法拍房,购房者一定要提前核实好房产的各项基本信息,如产权、占用情况、房屋性质、总价和首付比例等情况。
买房可以说是一项十分低频的消费。有数据显示,普通人一辈子可能最多买2-3套房产。如果购房者没有时间精力去核查法拍房的风险隐患、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拍房常识进行避险。
最后,提醒广大购房者,法拍有风险,拍房需谨慎,无论是自己拍还是通过辅拍机构,都要做足调研,买房不易,万不可被低价诱惑,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