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万众瞩目的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正式开幕。本届文博会以线下为主、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举办,展会内容进一步丰富。其中,线下设置6个展馆,分别是数字文化馆、文化产业综合馆A馆、文化产业综合馆B馆、粤港澳大湾区馆、文旅消费·“一带一路”国际馆、非遗·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馆。云上文博会平台将按照展馆展区分类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利用全景拍摄技术模拟线下展示场景,将线下展览内容在云上平台进行同步展示,并强化网上交易功能,打造“数字文博会”。
此届文博会结合多面等边尺寸屏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南登大厅,打造了真实魔方立体的“文”字造型,通过裸眼视效动画演绎,使用可透视效果,滚动播放“数字中国”主题视频、各省市宣传片、文博会宣传片、各省市拳头产品推介片、舞剧《咏春》等演艺剧目内容,做好文博会和深圳本土精品IP的宣传推广,同时展示各地文化产业最新发展情况。
数字化是本次文博会的一大亮点,文化大数据、数字藏经洞、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超写实”虚拟人、数字文创“小水滴”……各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文化企业尽展手段,实现文化与数字相结合,为参展观众带来一场数字化的创意盛宴。
本届文博会将有3596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第十四次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另外,本届文博会共有50个国家和地区、超300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海外参展商的数量和质量恢复到疫情前最好水平。经过19年的成长,文博会正在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迈进。
值得一看是9号馆数字文化馆,场馆内还首次设立“数字中国——AI时代的文化创新”主题展区,展览面积1517平方米,将全方位展示文化产业新成果。其中裸眼3D秀是一大亮点,让观众真切地体验文化数字化的魅力;智慧广电展区将集中展示“智慧升级”内容;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将以《千里江山图》的数字化落地应用为主题,生动诠释传统文化的“活化”。
10号馆和12号馆分别是文化产业综合馆A馆和文化产业综合馆B馆,由各省区市宣传文化部门牵头组织政府展团,组织本地重点文化企业参展,突出展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优质文化项目和拳头产品,是本届文博会内容最丰富,也是展位面积最大的馆。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网红淄博烧烤、渤海靺鞨绣、赫哲族鱼皮等。
11号馆为粤港澳大湾区馆,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馆内展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及广东其他地市、深圳各区文化产业发展和合作成果,重点展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创新发展成果,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13号馆是文旅消费馆·一带一路国际馆,分为文化旅游展区和文化消费展区。在这里,参观者不但能看到陕西的“唐代集市”、甘肃的敦煌壁画、宁夏的“时光走廊”,还能看到诸多丝绸之路上的异域风光。
14号馆是非遗·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馆,设立工艺美术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艺术设计展区,展示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等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该馆一大亮点是广东工美展团,此次他们在文博会上展出的展品涵盖潮州木雕、手拉壶、潮绣、广绣、肇庆端砚、佛山“石湾公仔”、明清式古典红木家具、玉石雕刻等十余种,充分展现广东多样化的非遗和文化传承的力量。
除了主会场,全市各区共有64个分会场,云上文博会展览平台为文博会官网和微信小程序“文博会+”。云上文博会平台将按照展馆展区分类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利用全景拍摄技术模拟线下文博会场景,将主会场各展馆展览内容在云上平台进行同步展示,并强化网上交易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数字文博会”。(记者 欧阳鸿)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