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恩永 王国灿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面临着重大调整,房地产产业已经是熄火了,拉不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带不动我国的投资了。所以,必须重新确定我国的经济结构与西方社会中差距比较大的产业,采用支持和鼓励的措施,补一下国民经济中的短板,就是一种必须的思考内容。为此,我们建议中央把现代化农业、交通运输业、能源产业和服务业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努力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政策和措施,不断促进我国在这几个产业中的发展。特别是这几个产业中,都可以通过广泛应用高科技技术来快速提高其经济效益,增加产业中的从业人员的收入,最快地把我国的产业结构给完善好。作为现代化的农业,其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益还是很落后的,一个数据可以证明,2022年的夏粮收入中,中国的夏粮亩产是378公斤,产业的人均产值3000元左右,这个数据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数据相比,差距很大。而且,农业是一项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发展基础,如果粮食出现了问题,那么在中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因此,必须要彻底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高产农业技术上的封锁,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提高中国农业的单产;同时,还必须要采取一切措施,保证种粮地面积不能再随意减少。各地政府不能再随便更改或减少耕地面积,维持住现在的总量水平。能源产业中的风光能、核能等新能源在整体国民经济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水平还是比较少,我们应该要努力把新能源占比提高到60%为目标,通过大力向西部、东北地区推广和开展因地制宜的新能源项目,落实国家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以此来提高我国的新能源占比,实现国家能源结构的优化发展。还有一个就是交通运输业,也是需要积极发展的。因为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就不可能完成高效率的商品运输,实现人员的快速流动,下一步,国家会通过一系列的方案和规划,认真去做好比如航空产业的布局、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工作。比如,现在国家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叫重大项目办,就是专门负责一些大型工程的国家投资方面的工作的。通过我们找准要发展的产业,采用一定的倾斜政策,我们就一定能够顺利地调整好我国的经济结构,为下一步更加快速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从宏观经济面上,进行产业结束的优化和调整,将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另外一个内容,研究西方经济体的发展之路,合理规避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现象,为实现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我们发现,西方国家有很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他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也拥有很成熟的品牌和市场占有率。我们就必须要号召我们自己的民族企业家们,努力学习和研究西方企业的发展之路,在为民族发展做贡献的旗帜下,通过努力奋斗,让自己的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我们民族企业确实是实力比较弱小,在市场中所占的分量比较少,品牌优势比较弱,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走品牌发展之路,坚持我们正确的企业发展之策,就一定能够顺利地走出洼地,走向成功。企业家们需要的是政府的支持,对市场的信心,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已经拥有很多成功的品牌了,还必须要小心经营,努力呵护,把品牌做大做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与一些跨国公司进行竞争的问题。作为市场监管部门,还必须要加强对品牌特别是民族自有品牌的保护,对那些尚无力抵御外来竞争压力的一些小品牌,必须及时施以援手,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发展,帮助这样的品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以此来促进民族品牌的发展。我们一定还必须要鼓励社会支持民族品牌,自觉购买民族品牌的商品,形成爱国爱品牌爱民族品牌的一种时尚。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国品牌才能真正的走出一条方兴未艾的康庄大道。如果没有民族品牌,中国就只能处于国际供应链的底层,受到国际资本的摆布。如果没有民族品牌,中国的企业家只能是给外国人打工,让别人的跨国公司拿着我们的商品卖高价,赚大钱,我们只能赚点血汗钱,这样的命运是必须要改正一下了。中国品牌的觉醒,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浪潮,也是中国人努力学习外国生产和经营经验的一个反映。我们一定要把中国品牌当作一个重大战略,一个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一个服务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努力执行,在各个层面上都要落实一下具体要求。
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提出,也反映了中国当下在国际分工中要改变自己角色的内在要求。以前,中国小商品生产得好,卖向了国际,全世界都可以流通,从而为中国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但是,这并不能带给中国人民所希望的理想财富,我们只有走好品牌发展,把产品的品种、质量从内到外全面改善,从而让生产和销售一件商品的利润能够有较大比例地留在中国,并为中国人民所共享。现在,按照国际上的分工,中国还是处于一种国际供应链的最底层,还不能完全摆脱那种打工仔的命运,挣到的也都是自己的血汗钱,还需要加强市场研究,增强销售渠道的整合能力,走品牌发展之路。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点点积累,慢慢形成自己的品牌意识,再到树立强大的品牌发展战略,最后就是全社会一致的行动,只有这样,中国的品牌发展之路才能形成。现在,创立一个新的联合国指导下的国际品牌组织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契机。我们只有深刻抓住这样的绝佳机会,仆下身体,做好服务,围绕着品牌发展的国际经验,做好中国品牌的推广和应用,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品牌在国际上树立起来。
第二个大问题,还必须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独特作用和功能,要严格防范国有资本私有化的倾向和一些严重的流失现象,坚持纠正前段时间一些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严重偏离主题的偏差现象。现在,国有企业有很多都是有外资资本入局的,比如,中国盐业。我不明白,中国为什么会在这么严肃的问题上竟然会犯这么严重的错误。为什么会允许西方资本入股中国的国有企业?难道大家都忘了前苏联的教训了吗?前苏联的垮台就是由于西方资本入局国有企业并主导了苏联的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其结果就是给自身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经济陷阱,最后把整个的前苏联几代人积累的财富统统化为乌有。这么惨痛的教训,难道我们中国人也要想走一走前苏联的那条不归路吗?前苏联在国企改革中引进了国际资本入局,其结果就是输得一塌糊涂,从以前的人均百万到现在的一无所有。我们的联想,不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吗?肥了个别人,坑害了整个国家,整个产业。这一切,并不是耸言危听,而是历史证明的一个教训,西方资本侵略别的国家的途径和渠道,其中之一就是输出资本,控制当地的工商业生产,快速吸血壮大。这种侵略方式要高于以前的比较简单的那种直接的商品输出,而且其内容和理论要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丰富。我们在高质量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对于那些已经有外资股分的国企央企,要坚决予以清退。特别是银行产业之中,那些股改时间比较早,外资控股比较明显的金融企业,更是需要多加小心。国有企业必须要在高质量经济发展战略中有所担当,有所表达,有所作为,有所贡献。那就是首先,立足于本企业的经营主业,国有企业应该意识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时刻想到把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担当起来,通过认真的组织,合理的计划,先把国家有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本企业的经营思路结合起来,牢牢地固定在自己的管理团队中,积极走出去,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国际劳务输出,参与国际技术合作,从而把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思想落实到位。一些具体工作要做好,展开好,落实扎实。造船业,高铁服务,航空建设,路桥建设,都必须紧跟国际发展的需要,把自己的经营活动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密切配合,从而让国家的经济战略思想得到具体的执行和体现,这就是我国庞大的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不如在现在给国有企业立下一个规矩,国有企业决不能让外资参股。
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并不明确强调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而是看你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实现了按照中央的要求标准进行了经济方面的优化,而不是说你在某一个方面工作做得有成绩,就由中央进行通报表扬,最关键的还是要看经济结构所反映出来的数据。比如说,农业经济和新能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没有在体现在当地的经济指标中有所突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不是有所增强,第三产业在整体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有没有所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其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机会很多。现在,国家所努力倡导的健康产业,康养产业,旅游产业,中医药产业,都是第三产业的内容。如果还是沿袭着老思路去做政府方面的经济工作,还是以卖地收入为主,离不开卖地收入,不卖地就没法活了,这样的政府必须予以坚决的改革。政府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要通过一些政策,来指明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规划发展强度。上级政府怎样去一级一级地传达这样的一个思想呢,就必须通过这样的简单的结构化的指标体系来进行评比,从而让上下一心,同心同裕者才能胜任当前的重要的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转化,才能真正地统一认识和思想把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打牢做扎实。只有你的经济结构符合当下的市场发展需要了,才能充分实现经济的发展高速度。高速度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内含比较深刻的指标,只不过,我们不把这给显现出来罢了。
现在,市场上已经没有太多的资金再去搞房地产了。但是,银行产业却还在加大资金货币,大把地向房产企业借钱,鼓励他们的发展,还有很多银行仍然把自己的业务宣传和推介的重点放在了房贷等产品上,这明显就是悖市场而行,悖人性而行。实在是不理解。金融监管层需要配合这些银行做好风险控制,严防发生大规模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各地政府一定要严格执行好国家的法律政策,做好房地产的清理和善后工作。比如,对那些长期购而不开工的地皮,就应该由政府无偿收回的要坚决收回,决不能让地方和人民的因为个别企业的行为而承担自己延迟发展的风险。期房,对那些已经付款了的一定要严格要求房地产开发商积极主动开发,争取早日交房。保交房的责任一定要压在房地产开发商的头上,钱怎么到了你的账户上,你就应该怎么把房子建好了交到老百姓的手里,让更多的购房的人都能住进房子里去。银行的工作,必须努力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而决不是那些倒下来就扶不起的房地产商。这些,都属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些问题,各地都必须要认真抓好落实,现在,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仍然是房住不炒,加强监管,政府和企业共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当然,我们还是要持续欢迎国外资本来中国投资的,但是,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有利于促进中国各地的优质资源的组合和产生新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市场就业机会满足社会需要,有利于政府税收增加和外国先进技术进入国内并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投资活动,具有明显的长期经济效益和短期建设效益,一直是国家从源头上解决社会流动性供应商不足的关键措施。只不过,我们要号召投资尽量往国家鼓励和发展的产业或领域去投,也不会再享受无限宽松的政策环境,国内国外的投资都是一个态度。不允许野蛮跨界生长,不允许随便兼并其他企业的品牌,更不允许入股国有企业,在遵纪守法合规经营的前提下,还有把控好自身风险,一切风险自担。国家一直对外资投资中国的政策是很开放的,透明的,公开的,因为中国有很多领域都需要建设资金,比如现代化农业,需要量更大。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以后,都能找到很多的机会获得丰厚的回报,比如,金龙鱼食用油就是一家马来西亚人投资的外资企业,现在不是生产和销售也很好嘛。只要选择好行业。选择对地方,外资都可以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财富。所以,外国投资者没有必要担心,因为中国的市场仍然是巨大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作者:廉恩永系国务院参事室城乡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王国灿系中国法学会会员、浙江城市化国际化研究院资深高级政策顾问)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