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实践应用,正在推动传统行业发生深刻变革,智能建造成为解决建筑行业低效率、高污染、高能耗的关键一招。
11月18日-20日,第三届全国基础设施智慧建造与运维学术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上百位行业专家学者、头部企业代表汇聚一堂,聚焦“新基建”,为我国重大基础设施智慧建造与运维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广联达数字基建产品线首席业务专家贾仙平受邀出席大会分论坛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作题为《公路智能建造赋能智慧交通》的特邀报告。
贾仙平在报告中指出,智能建造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工程项目建造过程实施有效改进和管理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模式。通过数字化提高建造过程的管理水平,减少对人依赖人导致的不确定性,达到精益建造的目的,提高工程建筑的经济合理性和质量可靠性。其外在表现形式为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施工、数字化指挥、数字化交付。
“智能建造赋能公路建设,能有效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让建设者更有成就;能有效减低项目成本,提高工程质量,防范风险隐患,让项目更成功。”贾仙平说。
广联达作为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近年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攻坚智能建造,在公路建设领域推出一整套智能建造产品和服务。贾仙平介绍了广联达公路“智能建造”的方案架构。
数字化设计方面,聚焦设计数字化,通过丰富的专业构件库、标准化参数设计、工程设计成果快速生成,赋能设计师专注设计本身,大幅提升设计效率;聚焦数字化设计,道路、桥梁、隧道BIM设计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快速完成全专业设计和BIM模型,专业数据底层互通,赋能全参与方和全过程。
数字化建造方面,项目应用主要包括数字化指挥、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施工三个维度。数字化指挥通过电子沙盘、资源在线、实况在线、进度形象化实现现场巡视、项目资源调度和配置、施工进展实时掌控,助力项目跨时空指挥科学高效;数字化生产聚焦预制厂、钢筋加工厂、拌合站三个工厂化生产场景,通过智慧梁场、钢筋数控加工、数字拌合站等数字化解决方案打造“数字工厂”,推动生产标准化和管控精益化。数字化施工聚焦于施工现场流动作业面,主要围绕隧道、桥梁、路基路面三大专业场景,针对施工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生产要素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进度等过程的数字化应用和管控,以“数字工地”助力现场作业。
数字化交付方面,一方面交付数字化成果,BIM模型直接出图,图模一体化交付,解决图模分离的问题;另一方面交付数字化设施,逐步积累数据资产,赋能运营数字化。
这样全生命周期、系统性的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大程度发挥“智能建造”的优势。
此外,贾仙平还分享了招商公路运营养护数字化案例。招商公路通过实现调度管理、应急管理、养护管理、收费管理四个方面的数字化,极大提升效益和价值,养护决策准确率提升至90%,机电故障排除效率提升45%,清障作业出车效率提升33%,交通事故处置效率提升30%,真正实现了以智能化、数字化的运养。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依托数字孪生和永临结合的建设思路,智能建造未来在公路建设领域将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赋能智慧交通,最终实现公路投建养运一体化,从而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让每一位建筑人有成就。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