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首届青优秀年人才座谈会暨品牌交流大会在广东圆满举办,出席大会的优秀人才有百色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专家李雄涛、运动损伤医学专家叶向阳、中国青年导演张家俊、中国新声代原创歌手乔宇恒等人,以及参加品牌大会的Herlitz。
乔宇恒,2000年5月13日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中国新声代原创歌手,音乐唱作人,擅长曲风:流行情歌,摇滚,民谣等。
2018年参加中国好声音荣获:中国好声音南阳赛区,《初赛人气王》《初赛优秀学员》。
2019年荣获:中国好声音南阳赛区,《复赛人气王》《半决赛最受欢迎男学员》《总决赛10强》,中国好声音河南赛区《河南省80强》。
2019年2月,发行首张原创音乐单曲《永远十八岁的少年》。
2019年4月,发行原创音乐单曲《醒着做梦的人》。
2019年6月,发行原创音乐单曲《最后一首我们的歌》。
2019年10月,发行原创音乐单曲《替身》。
2020年7月,发行原创音乐单曲《千纸鹤》。
2019年10月,发行全新专辑《替身》凭借优美的旋律将悲观爱情诠释的淋漓尽致。
2020年荣获:《中国好声音河南省象大使》:参加过当地数场大小型演出,被誉为“校园十佳歌手”。
2020年7月,发行专辑千纸鹤。
李雄涛,男,广西贵港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书法方向,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双师型书法教师,兼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百色市委员会委员(文学艺术界)、百色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专家、深圳市教育局书法名师工作室专家、百色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百色学院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教育专家,百色市老年大学书法教师、百色职业学院书法教师、百色市第一小学书法教师,主讲三笔字、书法等课程,主要从事书法教育、书法美育等方面的研究。曾受深圳市教育局书法李汉宁书法名师工作室邀请,为来自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小学书法教师代表,马来西亚、泰国等国际中小学书法教师代表提供书法学术培训。曾在百色市电视台主讲新春书法节目,以市政协委员身份接受百色新闻网采访。曾担任广西教育厅主办的“园丁杯” 第六届广西教育系统书法篆刻展评委,百色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百色市市委宣传部、百色市总工会等部门主办的书法展赛评委。出版著作《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担任第一作者,56万字)、教材《三笔字》(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担任第一主编,28万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发表著作文章合计100余万字。书法作品在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建党百年艺术展书法作品入选,2021年广西教育厅主办的第五届园丁杯书法展入选,2021年广西政协主办的建党百年书法展入展,2021年广西群众艺术馆主办的美术书法摄影展入展,2022年书法作品《毛泽东七韵诗一首》在广西群众艺术馆主办的书法作品展获优秀奖,2022年书法作品《毛泽东七韵诗一首》入选广西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书法作品展,2022年论文《老年大学书法社团参与社区美育的价值与路径》在广西老年大学主办的全区老年大学理论研讨会获三等奖。
叶向阳,男,执业医师,就职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执业证书编号:110410000037753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关节病专家,运动损伤医学专家,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桐柏县人,于2008年至2011年在兰州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临床骨外科硕士学位,师从骨科专家兰州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甄平教授,得到葛宝丰院士的指导,获硕士学位。
人物经历
2017年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学习运动医学及矫形外科,师从冯华、姜春岩、王雪松、周一新等国际国内著名专家,在肩髋膝踝运动损伤修复、髋膝肩人工关节置换等领域得到进一步深造。尤其在师从AO技术委员会委员、著名保膝专家黄野教授学习保膝治疗后,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阶梯治疗有着深入的研究。
率先在本地区开展髋关节镜手术,微创治疗髋关节疾病,填补了南阳地区运动医学的空白,并获得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的支撑,顺利完成项目结题。
主要贡献
现供职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主攻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熟练掌握关节镜相关技术,擅长半月板损伤修复、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肩袖损伤修复、股骨髋臼撞击症镜下微创治疗、髋关节盂唇损伤修复、膝内外翻截骨矫形、Oxford活动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ZUK固定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髋膝人工关节翻修术等。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主编骨科专著一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2项。目前已完成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课题一项:《髋关节镜在髋关节疾病中的应用》和南阳市科技攻关项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阶段手术治疗研究》。
所获荣誉
荣获2021年度、2022年度中心医院医德医风标兵称号。
2021年,荣获“南阳市直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荣誉证书。
张家俊,男,1995年10月28日出生于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中国青年导演,编剧。一直活跃于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台,获得过多次电影节提名。国家三级演员、影戏剧表演学院校长、美国圣地哥亚电影节提名、绿氧电影节提名。代表作品:电影《半世半白》总导演
人物介绍:从小热爱影视表演,从小对表演就有极高的表演天赋,长大后顺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在校期间就多次参与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的演出。从而积累了不少舞台剧影视剧表演经验,毕业后继续留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深造导演专业。
人物职务:演员,导演,编剧,影戏剧表演校长,明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影《父亲》总导演
代表作;《龙须沟》《日出》《北京往北是北大荒》《雷雨》《茶馆》《故事里的中国》《回到明天》。
Herlitz品牌活泼,色彩丰富,面向当前流行趋势。在过去的100年里,它靠着学校和办公产品,适合大众的公道价格,使它成为德国著名的文具品牌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Herlitz就走上了这条道路,并且是第一家推出功能性产品的公司,比如带有流行图案的着色板。今天,Herlitz 拥有广泛的时尚设计办公用品和文具产品系列,适合那些希望通过时尚产品让日常生活更加美丽和丰富多彩的人们。
品牌产品
Writing & Supplies
Colouring & Crafting
Schoolbags
Exercise books, Writing pads & Book cover
Notebooks
Calendars
Filing & Storing
Office & Mailing items
Motif series
发展历程
1904年9月,书商卡尔·赫利茨(Carl Herlitz)在柏林创立了这家文具批发商。
1943年11月,柏林的商业场所两次被战争彻底摧毁;商业活动陷于停顿。
1945年,君特·赫里茨恢复了经营(起初是在地下室里),一开始是经营各种便宜货。当时,它仍有可能向东德的客户供货。
从1949年到1994年,公司的营业额每四年翻一番。
1960年,赫利茨在西德建立了自己的分销机构。在德国市场取得突破的是配有插图的笔记本和练习本(动物图案和运动图像)。快速发展。每月处理的纸张多达150吨。
1972年,Herlitz更名为股份公司。它的第一个高湾仓库,有6000托盘槽的成品,在1974年投入使用。该公司每年平均雇用504名员工。
1974年成立了“Herlitz Consult GmbH”,该公司于1975年委托在巴格达建造一个作业簿交钥匙工厂。连同一座桥和一座小清真寺,这是Herlitz历史上最大的单笔合同(订单量:3800万德国马克)。
1977年,Herlitz上市,由Herlitz consulting衍生出来的“Herlitz International Trading (HIT) AG”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
20世纪80年代继续大举扩张。在欧洲和美国德克萨斯州(1981-1990年)设立了几家外国分销公司。
1991年,在Falkensee(柏林附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航运中心,并于1994年投入使用。
1994年,Herlitz的营业额继续攀升,达到创纪录的8.85亿欧元。
1995年,在新执行董事会主席杰拉德·贾斯洛维策的领导下,这个由企业家领导的家族公司逐渐转变为由管理层管理的控股公司,其中包括Herlitz PBS AG,“Herlitz Falkenhoh AG”,HIT AG和McPaper AG。
2009年11月,文具公司将所有股份出售给Pelikan控股公司(Pelikan Holding AG.)。
2014年3月,Pelikan接手Herlitz在德国和奥地利的分销和销售活动。
品牌文化
品牌活泼,色彩丰富,面向当前流行趋势。
举报邮箱:Jubao_Ts@163.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中城网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服务;